毕节文明网-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 聚焦毕节
发布时间:2025-02-21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选择文字大小  
  

  巍巍乌蒙山延绵起伏,滔滔乌江水碧波荡漾。2月的黔西北大地,山水之间草木蔓发,广袤城乡生机勃勃。

  苍穹星河转动,人间日月轮回,弹指又是一年春。时光见证了沧桑巨变,岁月留下了无限精彩。过去一年,毕节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项目工程稳步推进,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生态建设成绩斐然,和美乡村如诗如画……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毕节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发力,不断奏响从试验到示范的时代强音。

  项目建设挺起“产业脊梁”

  2月18日,走进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现场,工人们正迎着料峭春寒抢工期搞建设,大山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我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节日期间依然在加班加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国家电投贵州织金清洁能源公司设备管理部副主任何健说。

  作为贵州省第一批“风光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高效清洁能源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2亿元,规划装机规模2070兆瓦,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并网发电。相比本地以往常规电厂建设,“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引入了新技术,正奋力实现打造“贵州一流、西南领先”清洁智慧电厂的目标。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现场

  在位于黔西经济开发区的黔希化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轰鸣,工人们立足岗位各司其职,正奋力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作为我省现代化工重点企业,该公司年产30万吨乙二醇,是煤炭领域“富矿精开”的代表。

  “目前,我们公司除了生产乙二醇,还生产硫酸铵、乙醇、碳酸甲酯、液氧、液氮等9种附加产品。”该公司总工程师吴亚奎介绍,当前黔希化工年产值近14亿元。公司还依托煤制乙二醇顺势延伸产业链,建成年产5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

  东风拂得山水秀,岁月轮回万象新。各大项目的稳步推进,让毕节新型工业化不断谱写新篇章。2024年,该市把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全力以赴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7%,工业投资增速20.6%。

  生态建设带来“绿色饭碗”

  乌蒙深处“云上村”,风过林海起波澜。今日的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加身,生态建设带来的福利正不断惠及当地人。

  曾经,“时代楷模”文朝荣老支书为了改善生存环境,带领乡亲们数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现在,这万亩林海不但是一方人的生活屏障,更成了“绿色聚宝盆”。一代代海雀人接过责任,将它用心守护。

  

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生态景观

  2022年4月,全省第二张林业碳票在海雀颁发,涉及林地7346.5亩,价值100余万元,让海雀村227户群众户均增收4400多元。“要是没有这片林子,我们村就不是现在的样子。所以我们很珍惜,一直保护它。”年过六旬的村民王光德是村里的护林队长,带领大家长年累月守护山林。

  如今,依托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和万亩林海,海雀村打造民宿酒店、发展苗绣产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去年12月,海雀村举行2024年度民宿分红大会,为27户群众共计分红74万余元。

  金沙县后山镇幸福村是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漫山遍野的果树,青瓦白墙的居民楼,无不讲述着深山小村的生态变迁。

  “我们这里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曾经生活困难。但我们不服输,依托临河低海拔优势种植柑橘。”说起家乡变化,村民周永建笑逐颜开。作为幸福村“产业大户”,他去年种了100多亩柑橘,还办起民宿、农家乐,日子红红火火。

  幸福村党支部书记罗登洪在农村工作多年,对于村子发展历程如数家珍:“我们村石漠化严重,以前乡亲们种粮食收成少。因地制宜种植500多亩水果后,我们勤于管护,四处学习技术,使得产量大为提高。”

  

阳春三月的百里杜鹃游人如织

  一片片山坡林海荡漾,一个个生态产业方兴未艾,绿水青山间游人如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毕节正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绿色产业,打造既有风景又有“钱景”的生态建设新高地。

  乡村振兴迈出铿锵步伐

  走进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近处是青瓦白墙、花草芬芳的农家客栈,远处是碧波荡漾、游客泛舟的江上佳景。这个乌江边上的苗家村寨,奏响充满幸福的时代新曲。

  “从前我们这里‘三不通’,日子艰难。现在交通、住房都大大改善,还成了旅游景区,我们通过经营民宿餐饮,一年赚个30万左右没问题。”聊起村子变迁和自己的生产生活情况,村民何兰满脸堆笑。

  

化屋村新貌

  时代之风吹来发展机遇,家家户户的生活变化组成了山间小村的幸福图景。如今的化屋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村民们通过开办民宿、农家乐或销售特色小吃、民族文化工艺品等渠道增收,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服务业的人达60%以上。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织金县牛场镇后坝村,2000多亩稻田如一道道阶梯,在青山绿水间从低到高铺散开来,产业路、田坎、排水灌溉沟渠全部硬化,部分群众已开始抢抓农时耕田。

  “自从实行了机械化耕作,效率大大提高,人也没之前那么累了。”村委会副主任、村集体合作社负责人龚荣举说,自从2022年牛场镇争取了97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在后坝村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后,村里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走上了机械化生产道路。去年后坝村2000多亩稻田全种的是红米品种,味道好、价格高,亩产值可达6000元左右。

  田园村庄绘就锦绣画卷,乡村振兴迈出铿锵步伐。2024年,毕节市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团结带领乡亲们有效解决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问题,一个个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美丽村庄不断涌现。


责任编辑:陈 红江
【】【】【】

联系地址:毕节市行政办公中心9楼西0922 咨询电话:0857-8630030 咨询qq:1509077332 邮编:551700
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copyright 毕节文明网 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的版权所有 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的技术支持:毕节试验区网 黔icp备 05000423 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