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织金县城南郊,凤凰生态公园内一派生机盎然。流水潺潺的小河滋养着生态湿地,山间水畔鸟语花香,干净整洁的健身步道上不时走过散步的市民。
该公园于2019年建成,集康养运动、滨水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已成为该县的大健康生态休闲区。“出门十几年回来,没想到家乡变得这么美,我现在每天早晚都会到公园散散步。”家住公园边上的谌先生说。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织金县逐渐完善各种便民服务基础设施、打造生态景观,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颜值”与“气质”并驾齐驱。
走进平远古镇,仿佛置身画卷之中。这青山绿水间的烟雨古镇,亭台楼阁掩映在绿茵之中,依依垂柳轻招手,淡淡梅花扑鼻香,从景观布局到建筑设计都彰显着山水人文气质。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式建筑的灯光和远处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古韵气息与现代繁华交织成一幅美丽图景。
织金县城一角
清澈的贯城河波光粼粼,流淌着织金人的无数记忆。数座古石拱桥横跨两岸,一块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也见证着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变迁。环卫工人肖义驾驶着小船,仔细清理河道中的枯枝烂叶,“以前的水比现在浑,这些年经过认真治理,才有现在的样子。”
河岸边,大府头广场绿树环绕,市民们打太极、跳广场舞、打乒乓球,一派热闹和谐的景象。“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在广场上修缮休闲长廊、亭子,还安装了乒乓球桌、座椅、健身器材,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精细化服务。”织金县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织金古城区
走进老城区的西山巷,3条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已完成,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上不时驶过车辆。据了解,该工程铺设沥青路面3000平方米,安装排水管道1500余米,供水管道925米,增设消防栓7个,受益居民500余户。
过去一年,织金共计完成10条背街小巷提质改造,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3.2公里。建设燃气管网10.34公里,三个住宅小区首期实现并网通气。新增城区绿地1.2公顷、停车位347个、充电桩92个,新建5g基站715个。
织金县城景观
中午时分,绮陌街道三架山社区的农贸市场热闹起来。收拾摊位、搬运货物、招呼顾客……经营干货铺子的伍勇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年有了稳定经营场所,农贸市场的商户越来越多,销售的商品品种也越来越多。”伍勇说。
伍勇一家世代居住在三架山社区。曾经这里还是传统村落的时候,他们务农为生。后来织金县城逐渐扩大,三架山成了城郊社区,拿出土地支持城市建设的他们开始从事小本生意。但由于没有固定经营场所,日子过得并不宽裕。2019年,社区党组织逐渐整合集体资源,搭建临时菜市场,低价为因城市建设失去土地的居民提供做生意的固定摊位,他们生产生活面貌大为改观。
三架山社区便民农贸市场
党建引领促发展,独辟蹊径闯新路。近年来,三架山社区党总支不断拓展便民服务空间,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愈发精细化、精准化,实现了基层治理和经济发展“双丰收”。依托区位优势,盘活集体资源开展经营,社区如今除去固定资产,集体经济账户上有50余万元。
“社区集体经济有保障,我们服务群众就更有底气。”该社区党支部书记伍宁虎说,特别是在改善公共服务环境、处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不再捉襟见肘。“相信随着社会发展,通过我们的努力,社区的明天一定更加繁荣美好!”
历史悠久的古建筑
据了解,2024年织金县基本民生领域支出资金11.9亿元,扎实办好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解决涉及群众广、影响程度深问题598个,办成群众实事233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4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再就业4200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