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再度热闹起来。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尤荣学在自家民宿的客房里仔细擦拭着新安装的门窗。阳光透过干净的窗户洒进来,照亮房间里崭新的家具。“可不能有灰尘,得给客人最好的体验。”他嘴里嘟囔着,手上的动作更加麻利了。民宿开业在即,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航拍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
民宿紧挨江边,拉开窗帘,六冲河的绝美江景和壮观的崖壁便映入眼帘。常有游客来打听能不能入住,尤荣学总是笑着回应:“目前还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把空调、床铺这些安装好就差不多了,计划5月正式营业。”
2018年,在外闯荡多年的尤荣学回到家乡,和兄弟贷款购置游船,成立画廊航务有限公司,干起了游船摆渡游客的营生。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视察。从那以后,当地旅游蓬勃发展,尤荣学的游船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旺季一天能跑六七趟,每年收入有好几十万元。
尤荣学家正在装修的民宿(左)。
这几年,化屋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地不断推动旅游提档升级。除了游船观光、品尝农家美食,星空露营、滑翔伞、直升机等新兴旅游项目,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蜂拥而至。游客越来越多,尤荣学的摆渡生意忙得不可开交,也让他动起了扩展业务、拓宽收入渠道的念头。思来想去,他决定开民宿。经过近一年的精心改造、用心设计装修,如今,民宿基本完工。
在化屋村的另一边,村民杨文丽同样忙得不可开交。飞针刺绣、招待购买文创产品的客人、直播带货……她在苗绣车间里不停穿梭。这位“95后”的苗族姑娘,如今已然成为化屋村苗绣传承的中坚力量。
化屋村里,美好生活映照群众笑脸。
近年来,化屋村的苗绣产业蓬勃发展。为了紧跟时代潮流,杨文丽组建研发团队,巧妙地将传统与时尚融合,把蝴蝶、凤凰等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她推出的苗绣文创产品一上市,就受到市场的追捧。杨文丽还将机绣和手绣的优势结合起来,成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与高品质产品的平衡。直播时,她与观众热情互动,一场直播销售额最高能达到近9万元。如今,她的苗绣车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带动了20多名乡亲就业,产品远销海外。
2024年,化屋村全年旅游综合性收入达到1.6亿元,全村有60户村民经营起了民宿和农家乐,大家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旅游产业中,钱包越来越鼓,日子也越过越红火。